鹏博助学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协会官网 “图书捐赠" 英文网站 
等待资助的孩子 
助学流程 
助学款统计 会费统计 学校反馈 淘宝店 
公益统计 
荣誉室 
支付宝 
微信
查看: 2374|回复: 4

本土基金会与草根公益组织:两种视角的对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4 11: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机版浏览
来源:http://zt.ngocn.net/fgmjjhlt/
专题特约评论员 马骅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取得快速发展,草根公益组织获得来自国内公益资源支持越来越多。 一些富有远见的非公募基金会已经在考虑如何与草根组织有机结合,以支持公益领域的长远发展,它们不仅资助公益项目,有的还支持草根公益组织的行政开支和领导力培养。

可是,非公募基金会对草根组织的支持整体而言还略显乏力。 根据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所进行的调查,2011年开展自我运作型项目和资助型项目的基金会比例分别是73%和41%,尤其是真正开展针对民间公益组织资助的基金会仅有8.9%。

无论从研究还是实务操作的角度而言,我们发现,具有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基金会,理应成为社会资源转化为公共服务的有效链接,从而与草根组织共同构建健康的公益生态链。 而要培育健康的公益生态链,就需要基金会根据自身状况,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资助模式,以积极的心态寻找合作对象,在资助过程中与合作伙伴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彼此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 同时,政府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支持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大力支持基金会发展,毕竟基金会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并能与草根公益组织建立了良好关系,因此可以成为从政府、社会资源到草根组织这一公益生态链中的有力发动机。 无论是基金会还是草根组织,均是公益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培育健康完整的公益生态链条,需要基金会向资助的方向发展,也需要草根公益组织更踏实专业的做好实务工作,各司其职,财尽其用,这是来自民间公益的共同声音。
发表于 2012-12-14 19: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版浏览
发表于 2012-12-14 12: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版浏览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2: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版浏览

破资源困境, 构建健康公益产业链

来源:http://www.ngocn.net/?action-viewnews-itemid-84249  

“草根组织就像水,能够流到政府够不着的地方,弥补政府不足。”曾经参与5.12救灾的农家女的工作人员刘大庆如此形容草根组织的作用。

  “政府失灵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认为,草根组织分别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解决部分公共产品不足的问题,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许多研究也表明,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相比,草根组织具有很多相对优势,比如,它们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们最具创新性,它们更贴近基层,它们集中关注社会弱势人群,它们的经济效率更高等等。其实,除了救灾,在解决其他社会问题方面,无论是教育、环保、卫生、扶贫还是社区发展等领域,草根组织都能够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正因为如此,2010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求是》上撰文指出,政府应该满足的是社会的基本需要,其他非基本需求应该交给市场和社会解决。

  草根组织资源困境加剧

        然而,资源问题一直是影响草根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中国的草根组织严重依赖“洋奶”。2007年,成立18年的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从南都基金会中标获得8万元项目资助款,这是红枫得到的第一笔境内资助。2010年,北京慧灵得到残联资助的8万元,是至今已成立12年的北京慧灵得到的唯一来自政府的资助。

  近年来,境外捐赠急剧减少,而本土“母乳”又没有跟上,草根组织生存日益艰难。西部阳光教育基金会在“2011年教育公益组织年会(广州)”调查发现,与会的150家教育公益组织中,曾经有63家接受过国际资金资助,2011年已经结束资助或2012年将要结束资助的约有近30家。2012年初,秦巴山区七家乡村公益发展组织向基金会中心网发出了《秦巴山区七家乡村公益发展组织生存状况的情况报告与联合呼吁》。《报告》中说:“我们七家机构的建立与前期的发展,均与国际机构的支持和推动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国际公益支持机构快速退出中国社会,本土支持民间公民社会发展的基金会极其有限,特别是对乡村民间公益组织的支持更是寥寥无几,而集中了大量公益资源的国内大型的公募基金会,他们的资源基本上只在体制内运行,又完全与我们民间公益组织无缘。”《报告》呼吁中国的基金会多支持草根组织的发展。

  “洋奶”减少与“母乳”不足,草根组织发展受阻

        草根组织资源缺乏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洋奶”在减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境外资助机构认为中国富裕了,不再缺钱,从而减少了对中国的资助资金。美欧金融危机对于国际机构的筹款也有一定的影响,相应影响了国际机构对中国草根组织的资助。中国政府对于草根组织接受境外资金也加强了管理,草根组织获得境外资金难度加大。比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捐赠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9-63号)规定捐赠方和受赠方要现场公证捐赠协议,这是不现实的;《通知》要求草根组织从银行提款时要出示“境外非营利性机构在境外依法登记成立的证明文件”也是不可行的,很多境外非营利机构注册为企业,难以证明为非营利组织,何况很多捐款直接来自于境外企业。此外,政府其他诸多限制使在华国际NGO生存环境艰难,有的机构干脆退出了中国,留下的机构在资助草根组织时也是困难重重。如《云南省民政厅关于对在滇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备案事项的公告》(2010年2月9日)规定国际机构在华活动需“经业务指导单位审查同意”、“与我省有关组织(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作”,基本断绝了工商注册的草根组织得到资助的可能。

  其次是“母乳”供应不足。中国的公益捐款原本就有限,而就这有限的公益资源,绝大部分还被政府拿走(2011年3月28日,陕西神木县委县政府举行慈善晚宴,一晚即筹款38亿元),或者通过公募基金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公募机构回流到政府。邓国胜研究发现,2008年汶川地震760亿社会捐款8成流入了政府。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统计表明(见表一),2010年,中国各类捐款共871亿元,其中各级民政部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慈善会系统、红会系统共接受了近60%;基金会接受了约35%,其中公募基金会的捐款大部分以项目方式进入政府;还有些捐款由学校、文化、体育、艺术类单位接受;最终草根组织得到的捐款微乎其微。2004 年以来,非公募基金会快速发展,已达1400多家,捐赠资金暴涨,但是绝大部分非公募基金会并没有定位为资助型基金会,而是自己运作项目,让满怀期待的草根组织感到相当地失望。民政部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的政府购买服务,基本上把工商注册的草根组织排除在外,令草根组织也得不到政府资金的支持。

  “洋奶”已断或将断,本土“母乳”又供给不足,草根NGO如果不关门,就只能以极低的薪酬维持,无法进一步发展。不少怀抱理想进入NGO行业的年轻人,面对理想和面包二者不可兼得的尴尬,为生活所迫只好选择离去。云南、四川、甘肃都传来消息,一些坚持发展了10来年的农村服务组织和环保组织开始关门。

  突破资源困境,构建健康的公益产业链

       从公益产业链的视角来看公益事业的发展,理想的公益产业链应该是这样的:基金会、政府、企业等资金所有者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为资金的提供者;中间是支持性机构,为基金会和草根组织的支持者;草根组织处于公益产业链的下游,是公益服务的提供者,直接提供公益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草根组织就像是一个资源转化器:基金会、企业、政府、社会的公益资金通过草根组织的专业的服务,传递给服务对象,最终实现了公益资金的价值。

  目前,中国的公益产业链显然很不理想。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最早对中国NGO的资源配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他指出,中国企业和公众的捐款,绝大部分要不直接捐给了政府,要不就通过公募机构流向了政府,几乎成了弥补政府公共投入不足的“二道税”。他提出了公益资源配置的愿景:政府退出对民间公益资源的垄断和控制,公众、企业、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的捐款,应该大部分流入草根组织,支持他们的社会服务;政府也应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草根组织提供资源;草根组织也要具备一定的创收能力(包括服务收费或者采取社会企业的方式)。如此,则公益资源配置优化,健康的公益产业链将形成。

  然而,要优化资源配置,突破草根组织资源困境,实现徐永光先生“构建健康公益产业链”的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涉及到政策环境、基金会转型、草根组织能力提升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首先,需要有相关政策的改变,包括:一、取消双层管理规定,开放注册,解决草根组织合法性的问题。草根组织的发展首先需要法律地位,应通过简单明了、简捷方便的法定程序,确定草根组织的法律地位,保障它们应有的权利。应该尽快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取消双层管理规定,重申《宪法》规定的公民结社权利,明确登记注册是公民实现结社权的法律形式,简化登记管理程序,解决草根组织登记难的问题。通过登记注册赋予社会组织合法地位,而从法律和政策上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

  二、给予草根组织平等的公募权。目前只有公募基金会和部分社团具有公募资格,而草根组织不能公募。广东、江苏等若干地方慈善条例允许草根组织申请开展特定的公募活动,但这个公募权是缩水的,并不是平等的公募权。应该给予草根组织平等的公募权力,让公众可以自主选择给谁捐款,而不是只能捐给有限的几家公募基金会。这不仅有利于草根组织募款,而且有利于社会组织的优胜劣汰。

  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根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普惠制,给草根组织以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让公众、企业向草根组织的捐款也可以税前扣除;收入免税资格(免交企业所得税);免缴营业税等。通过平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草根组织的发展。

  四、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全国性的政府购买草根组织服务的制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将购买草根组织服务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政府购买服务时,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官方背景社会组织、民间社会组织和工商注册的非营利草根组织,通过竞争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取消政府对于草根组织接受境外捐款的不合理的限制。

  其次,大部分有条件的基金会逐渐转型为资助型基金会,成为支持草根组织的公共筹款机构。徐永光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募基金会采取一边面向企业、公众筹款,一边通过政府体制花钱的运作方式已经得心应手,甚至产生了路径依赖。

  想让基金会转型,如果内无动力、外无压力,将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艰难,都必须迈出这一步。公募基金会的转型,既需要内在的动力,也需要外部的压力。广东省政府已提出了包括公募机构在内的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去垄断化的改革方向,并且已开始实施。希望广州的探索能够为全国推广积累成功经验。

  与此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政府背景的基金会开始主动与草根组织合作,创新资助模式。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儿慈会等,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招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草根组织的发展。中国青基会今年将拿出1300万的自有资金,资助草根组织的发展。此外,深圳壹基金、上海联劝、上海仁德等民间公募基金会也都把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作为重要的使命。

  资助草根组织的非公募基金会也在逐渐增加。南都基金会2007年一成立就定位为支持民间公益的资助型基金会。成立伊始,主要采取项目公开招标资助的方式,支持草根组织实施“新公民计划”公益项目;2008年汶川地震后,又实施“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计划”,支持草根组织参与救灾和灾后重建。

  2010年,南都基金会在项目资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战略性资助模式,把资助公益人才和机构发展作为重点,实施了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和机构伙伴景行计划。战略性资助具有资金数额大、资助周期长、资金使用灵活、资助对机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等特点,解决了以项目为本资助方式导致的“盐水效应”,使资金能够起到杠杆作用,发挥更大的效益。2011年,阿拉善SEE基金会制定了新的战略,从战略层面资助环保NGO的发展。

  2012年,友成基金会也开始以项目招标方式资助草根组织。

  基金会与草根组织的合作,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实现了双赢。然而,目前中国2600多家的基金会中,资助草根组织的基金会还太少太少,需要有更多的基金会加入到草根组织的资助者行列中来,增加草根组织的资金来源。

  最后,草根组织的能力也需要提升。草根组织要争取自由竞争的环境,包括合法的身份,平等的公募权和税收优惠政策,但有了自由竞争的环境并不代表一定能得到资源,还需要自身能力的提升;草根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到基金会对资助草根组织的积极性。正如伯尔基金会环境与能源项目经理陈冀俍在《公众为什么要捐钱给NGO?》(《青年环境评论》,2012第二期)一文中所言:“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中,让公众给NGO捐款的最重要条件,是这个机构有公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公众所信任的方法论和执行能力,同时还要有传播这些信息的传播能力;其次是规范,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最后是便捷的捐款渠道和捐款后的跟进服务。”

  对于草根组织突破资源困境而言,政策环境、基金会的资助和自身能力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是政策是核心:草根组织具有平等的公募权和税收优惠政策,才有可能主动募集到更多资源,打破公募机构对资源的垄断,促进良性竞争;草根组织有了合法性,才能获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资格; 草根组织资源增加了,才有条件进一步吸引人才,提升自身专业性和各方面的能力。

  衷心期待草根组织的政策环境早日得到改善,更多的基金会转型为草根组织的资助者,草根组织资源困境早日得以突破,构建健康公益产业链的愿景早日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版浏览

声音


1、做慈善可以是一颗热心,但做公益需要有更长远的目光和胸怀。
2、用心去做事,不是用钱去做事。拯救灵魂比直接给钱救助更重要。
3、多考虑草根组织的行政与机构费用。多出台有利草根组织注册的政策,包括不要设资助门槛,如要注册之类的,多开放中部地区的草根组织进行资助,增加一定行政比例等,资助一定的组织人员发展与培训经费。
4、和我们一起共舞。别揣着钱看我们跳,你不能感受舞者的热情,又怎会为之热爱呢。
5、国内基金会需要更开放点,把资金和资源快速投放到需要的地方,并且多多关注草根NGO,别让那些真正想做实事的草根NGO们总是挣扎在资金困局上。
6、多元化的,并不狭隘的帮助和思想,能从多元化的方面帮助社会,而不是单一的。如果一个ngo组织有很好的发展计划和项目,这个项目是健康的向上的,能帮助社会减少痛苦和抱怨,减少歧视和冷漠,甚至能减少艾滋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它可以温暖全国2000多万人,却因为国内以前长期的狭隘思想(比如同性恋),所耽搁,这样的ngo你们能主动的去寻找,而不是一味的坐在办公室里等,坐在沙发上一味的审核吗?
7、不为政治、文化等因素所扰,关注更为边缘群体的发展和成长。
8、请多重视起步初期的草根,这个时期草根什么文件都没有,但适当的资助能决定未来是否长成一棵大树。
9、战略性的资助很重要,找好一个合适的领域有针对性地专注性地扶助比对任何领域的任何项目都资助好。
10、不要过份强调收获,就像对待你的子女一样。
11、不要做表面文章,要脚踏实地,要从实际出发,从机构、人员、服务对象的发展出发,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12、作为行业链的上游,希望把水源管理地更好,然后水到渠成。因为中国有很多濒临干涸的草根NGO,他们背后是无数个急需帮助的真真实实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个体。
13、资助标准、流程和项目评估都不透明、不专业的话,您就自个抱着钱数吧~ 资助方与申请方是合作关系,不是主仆关系,请遵重来申请项目的机构和那些在一线从事工作的人!!!
14、项目成功与否是伴随机构能力而来,请关注机构和员工发展。
15、希望国内基金会实行性别主流化政策,培养女性公民社会领导者。
16、公益绝不仅仅是扶贫救困——资助理念的传播更重要!
17、不要责怪、不要埋怨,距离NGO们再近一点、近一点。
18、“洋奶喂养”的阶段已过去,民间公益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母乳喂养”,国内基金会具有这样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基金会应有的支持性作用而非因为担忧民间公益组织的能力而自我执行项目,这样民间公益事业就一直“被担忧”。
19、资助NGO的公益项目要公开透明,要公布出申请上的理由和未能申请上的原因。
20、脚踏实地做事,做可持续性的事,更多的基金会能成为资助性基金会,而非执行性过多参与。多扶持新的公益组织,保持耐性,行业和领域有更多的积极参与者产生、成长,整个领域才会发展。
21、对草根NGO的支持力度应该加大,应该多关注一些边缘的弱势群体,不要老盯着那些已经被多次关注的老弱势群体。
22、希望基金会制定项目的时候,要走近受助者或者受助人群,握住她们的手,感受她们的体温,去理解她们的处境,长时间的陪伴受助人群后,才能知道她们的需求。才能做出好的项目设计。
23、国内基金会支持覆盖的领域处在一个失衡的状态,大都喜欢扎堆在热点上,有句话说日光公益彰显光彩,月光公益却无人问津,同样是公益,却被喜好分了阶层。
24、不要说“我们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资助,而是要说,既然没有其他基金会来做,那我们来做吧。”请关注少数派的生存权益。
25、国内的NGO需要行政和人员经费来帮助他们长好,但并非不提高标准。可以给出一个高标准方向,如果X年达不到要求,并且看不到进步就要取消资格。
26、希望基金会在做慈善事业时将受捐赠群体当成平等的人,不仅仅当成救济的对象,要从支持的角度立项,关注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平等的机会,支持推动公民社会的建立,不是只是改善受益人群的福利,而是要建立公平的社会。
27、更多关注国内草根NGO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并且给予实质的支持和助力;国内基金会管理要规范,程序要简洁有效,人员要专业,还要勇于虚心学习共同进步。
28、不要老是只看着大机构啊.... 小机构才需要钱啊不然就夭折了。除了钱以外帮助组织专业化发展才是可持续之路。
29、保持独立,自主;有专业精神;不要被绑架。合理运用有效策略,拓宽视野,应该保持一定的前瞻远瞩性。
30、基金会凭借其便利条件几乎垄断了公益资源,希望能将资源下沉到NGO,特别是对于行政和组织发展方面提供支持,不然这些实际服务型的组织根本无法发展或只是限于应付各种项目,不利于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
31、对于与第一次申请项目的民间机构,可以降低项目预算,同时也降低申请项目门槛。建立长效良好的合作关系。
32、将既能筹到很多善款,却不能将善款充分用于公益的公益基金会揪出来;将那些把大把的善款用于作秀和走形式的基金会揪出来;将高高在上不负责任地凭个人喜好评估项目效果的基金会揪出来。
33、希望国内基金会多给与民间NGO参与国际NGO交流合作机会,多开展广泛透明公益资助活动,多一点公益扶持项目资助,多关注西部新疆。
34、多关心一下草根机构的好多实际困难,别因申请书写得不好或没影响力而拒绝帮忙。
35、不要为了完成项目而滥竽充数!!!擦亮双眼!认真筛选合作组织!让打着公益口号的“混混”组织滚蛋。
36、更多的基金会信息能够和我们这样的最最基层的公益组织分享,哪怕我们不符合申报要求也可以了解基金会。
37、请关注那些真正想要为公益现出自己力量的NGO,机构中人员的努力上进的心远比一份策划写的如何重要的多,希望可以保护这些种子让他们遍地开花。
38、希望基金会能在注意项目是否新的同时,多关心一些基础项目;在关注主流项目的同时,多关心一些边缘项目。
39、如果一家基金会有1000万想花出去,收到100个机构发来的项目申请书,只挑选了其中的10个项目去资助。你们有无想过另外90个机构的项目人员其实是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做这个项目申请书?你们否定掉的不止是一个项目书。希望不要出现这样的事情。在接收1000万捐赠后,应该专注自己专关的领域去做调研然后资助。而不应该去找100个机构来申请。
40、希望能有更多国内基金会关注或者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多关注一下国内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草根组织。
41、基金会为公益事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值得我们肯定。同时,恳请各基金会扩大支持面,增加支持力度,为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援与指导。
42、请项目官员们多知道一些草根组织的民间疾苦,别当大爷只会拖延!别不停的更换资助要求与政策。。。
43、公益这个行业需要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请有能力有资源的基金会多做基础性的工作, 这个行业才能有长足和健康的发展!
44、希望大家都好好的,不要老是变来变去。有的基金会3年内都换了5拨工作人员了,让合作方情何以堪啊。
45、更多关注国内草根NGO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并且给予实质的支持和助力;国内基金会管理要规范,程序要简洁有效,人员要专业,还要勇于虚心学习共同进步。
46、别只顾自己玩,也别认为草根很廉价.期待承担时代重任,让公益之花遍地开放.
47、总说要未来公益应该更为专业,那么基金会也要了解草根的专业。特别是公益新兴领域,比如应用信息技术等。
48、关注罕见病类别的草根机构,支持我们的项目,帮助我们成长。
49、能否把公益行业看成是特殊的服务性行业,因此从业人员的收入不能低于该城市生活的平均水平,以便吸引人才,产生良性循环。
50、基金会需要和草根组织坦诚沟通,尝试彼此间互相多一些理解,不要老是怪草根组织的能力不足,大家的能力一样都需要提升。换位思考,这是草根组织和基金会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多些耐心和长久眼光。既支持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项目,也支持新的尝试突破项目,明天会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鹏博助学 ( 粤ICP备11082869号 )

GMT+8, 2024-4-27 20:22 , Processed in 0.0516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