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博助学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协会官网 图书捐赠" 英文网站 
等待资助的孩子 
助学流程 
助学款统计 会费统计 学校反馈 淘宝店 
公益统计 
荣誉室 
支付宝 
微信
查看: 6169|回复: 0

恩派的 8 个基因[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9 1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机版浏览
■ 文 | 吕朝(恩派创办人)
我相信一个人的个性离不开遗传基因的影响,而一个组
织的个性则取决于成立之初的价值取向和对这种选择的坚
持。以下几点构成了恩派(NPI)的价值观:1,草根立场;2,主
流意识;3,行动倡导;4;增量为王;5,职业理想;6,社区导
向;7,永不下场;8,为退而进。
我把他们叫做恩派发展的8个基因。
一、 草根立场
我一直尊敬“屁股决定脑袋”的人,因为他们少权谋,多
忠诚,有立场。
在剧烈的社会变革期,诱惑与机会纷至沓来,做一个有立
场的人尚且不易,办一个有立场的机构更是困难。
恩派一以贯之的支持“草根组织”无疑是选择了一条难
走的路。我们得益于政府的开明政策,但我们从来把自己区别
于“二政府”式的民间组织;
我们从不拒绝把企业资源引导到公益领域的各种尝试,
但我们也时刻警惕“假公益之名”的伪善和做秀;我们对INPO
的专业性总是抱有虚心的学习态度,但对有些“普世价值”在
中国的水土不服也从未停止过矫正。这并非表明我们要做一个
恩派一族
“十三不靠”的机构,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坚持了作为一个
本土NPO 支持性组织的“主体意识”,才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
尊重,当然最初的日子并不好过。
有草根意识不难,因为我们本身就来自草根。但永远和草
根站在一起就难了,为了既得利益而丧失立身之本的例子不胜
枚举。如果恩派失去了这个根本,则也早就“泯然众人矣”。
恩派认为,社会需要“草根”不是因为这个称呼所传达出的
“屡遭践踏,顽强生长”的悲情色彩,而是它们来自基层,来自民
间,代表受益人,代表社会需求、代表自强不息动力源泉的鲜活
生命力。他们是中国公益的希望,与他们同行是恩派的荣幸。
二、 主流意识
今天的中国需要 NPO 并非因为我们NPO 界做了多少卓越
的工作,而是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这种非政府、非营利的
社会组织形式来满足某些社会需求。面对教育、医疗、文化、
艺术、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巨大的社会需求,NPO 必须具备和
主流强势力量既竞争又合作的能力。愤世嫉俗的否定一切和
在自我的精神王国里偏安一隅都于事无补。
恩派尊重部分NPO 的边缘化生存方式,但我们不遗余力
地推动NPO 整体进入主流。
我们认为,和政府、企业相比,NPO 并无什么“道德优
势”。无论是“讲政治”还是“在商言商”都是一种对生活的选
择,政府、企业、NPO 各自有各自的运行逻辑和行为惯性,应
该彼此理解和尊重。
恩派是由一群热爱公益地年轻人而非“道德楷模”所创
立。我们选择公益只因更适合这样的生存状态。
三、 行动倡导
在 NPO 业内有些无须讨论的“公理”,但如果放到更广大
的社会环境中则都会成为问题,比如:
“政府也是非营利的,理论上民主选举的政府正是全体
人民的代表,为什么还要NPO 来代表他们的利益呢?” ;“现
代企业同样是民间力量,并被证明是最有效率的社会组织形
式,社会需求为什么不能完全用企业的方式满足,而要依靠能
力和效率都不足的NPO 呢?” ;“NPO 代表志愿精神,它一定
要组织化、专业化吗?” ;“公民社会到底是什么?中国一定
要发展公民社会吗?它与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
面对这些问题你有两种选择,一是嘲笑它们“肤浅”,并
从此与其他社会部门“话不投机半句多”;二是正视他们,回
答他们,并找到更多的同路人。
恩派坚定地选择后者。我们认为回答这些问题是身处这
个历史阶段的NPO 从业者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因为它们非
但不肤浅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回答他们就是在回答
现实条件下第三部门的存在理由。
而回答问题的方式,恩派认为不是批评,甚至不是简单的
倡导,而是行动。NPO 界的“愤青”远比其他领域为多,为弱
势群体发声本来也是NPO存在的本意之一,但我们鼓励NPO
提出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反对为批评而批评和“以批
评为策略”。
在 5.12 汶川地震之后,我曾预言“公益产品短缺”时代的
提早到来,其意在于呼吁:当社会需求迫切呼唤NPO 的参与,
当资源匮乏也已不是制约瓶颈的时候,我们的NPO 准备好了
吗?我们是否可以在若干专业领域大显身手了呢?事实上NPO
整体在灾后重建中暴露出的稚嫩和忙乱,和多年来业内重倡
导、轻服务;重理念、轻行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恩派坚信“NPO 因使命而生”,更乐见“NPO 因需求而
生”,我们反对把NPO 简单地分为“倡导型”和“服务型”,所
有的NPO 都在做倡导工作,只不过恩派强调的是用行动来倡
导,用案例来解释,用业绩来证明。
四、 增量为王
作为一个 NPO 支持性组织,恩派强调支持“公益增量” !
我们认为与对现有公益存量的改造相比对公益增量的拓
展显得更加重要。“增量”是什么:是进入公益领域的新人、
新钱、新机构、新思路、新制度。任何改革都会因为动了别人
的“奶酪”而增加阻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办特区、引
进外资、放开民营经济等等无一不是在发展上做文章,在增量
上做文章,并以增量的拓展最终促进存量的改革。
中国的 NPO 在目前数量少、能力弱的情况下应“以企业
为师”,不仅要引进企业的理念、资源、方法和人才,更要
借鉴三十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径(详见《新民营运
动》一文)。
五、 职业精神
公益能否成为一个产业,NPO 能否成为一个职业,当我们
了解到第三部门对美国GDP 的贡献和占就业人口的比例均超
过10%的时候,这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公益事业是一个高度
专业化的行业,是一个可以也应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行业,
它不应只为发挥余热和发泄不满而设,元老院和水泊梁山都
不是NPO 的代名词。
恩派愿意成为推进NPO 专业化和职业化大军的马前卒,
因为我们相信在公益领域创业的社会企业家一定是悲天悯人
情怀和脚踏实地作风的结合体,致力公益事业的从业者也一
定既要追逐理想,又能解决问题。一个四川致力于灾后重建
的NPO,面对全国各地到访的志愿者,墙上贴出这样的标语:
“你不是来做好事的,而是把事情做好。”我深以为然。
恩派对外有一个口号叫“有爱心,更要有能力”,对内有
一个要求叫“怀志愿理想,有职业精神”。我们不希望有志于
028 社会创业家 2011/04
封面专题 Cover Story | 成长样本之恩派
公益的年轻人“为了肚子而牺牲理想”,希望他们也能在此安
身立命。有人说这是“本末倒置”,这是把公益“技术化、庸俗
化”,我们会时刻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同时恩派也会不断
呼吁全社会承认公益专业人才的价值和“价格”,摒弃所谓的
“公益零成本”。
六、 社区为本
NPO 作为中国社会的第三部门而存在,这是一个在当今
中国看似不言而喻实则模棱两可,理论探讨充分实践例证欠
缺的命题。
NPO 可以在哪里大有用武之地?(或者说在哪里能够先
有立足之地?)
我们的看法是:在基层社区。
目前政府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然而政府提供的社
区服务一般是条线的,而非社区的;单一的,而非综合的;行
政的,而非专业的。随着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
区服务领域的“政府失灵”问题也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企业提供的社区服务也同样遇到了“市场失
灵”的问题,企业的逐利属性使得它对面向大众的、难有高额
回报的社区服务市场要么望而却步,要么一味降低成本而使
得服务质量差强人意。国内外经验证明,NPO 的非政府、非营
利特性使得它在社区服务领域能够扮演政府和企业无法替代
的角色。
实践中,恩派总结了社区服务领域需要NPO 的六大理由:
1,内因驱动;2,注重创新;3,高效精简;4,专业规范;5,需求
导向;6,便于管理。我们希望通过恩派在城乡社区服务领域
的深耕细作,探索出NPO 在中国特色环境下的成长之路。
无论是自身的战略规划,还是对申请进入孵化器机构的
考察,我们都强调两条:行业大格局着眼,社区小需求着手。
既对中国NPO 的发展格局和脉络有所了解,又对微观的城乡
社区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为基层社区的实际问题提供
解决方案者就是恩派心目中的社会创业家,而真正基于“居民
自治、集体发声”的社区建设才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在现实的
中国环境下,社区服务是目前能操作的惟一可见的路径。
七、 永不下场
有开明的政府部门决心购买 NPO 的服务,但发现NPO 的
能力太弱,甚至出现政府提出购买需求而无人应标的情形,于
是有些官员说:还是我们自己干吧;
资助型基金会要寻找优秀的公益组织资助,但发现NPO
里人才匮乏、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于是有些资助者说:还是
我们自己干吧……
NPO 和企业一样要经历从初创到成长、成熟的过程。30
年前,人们讽刺民营企业是个体户、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30 年后的今天,有谁会轻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呢?请给
刚刚走过萌芽期的中国NPO 们一点时间。
恩派作为NPO支持性组织会成为公益信息和资源集散
地,会经常面临“自己干”的冲动和诱惑;一面是日新月异的
公益需求,一面是成长缓慢的公益组织,高举“时不我待”的
同事们也会有充足的“自己干”的理由……但这是危险的!恩
派不能成为一个“贯通产业链,囊括上下游”的全能机构,我
们必须坚守NPO 支持性组织的定位,这是公益市场细分的必
然,是恩派综合考虑自身优势的选择,更是得到众多被扶植
NPO 信任的基础。
一个球队在场上打不好,气极败坏的教练要下场“自己
干”,其结果可想而知。
一直非常欣赏《华为基本法》中的一句话:“为了使华
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
业。” 在此,我借来套用在恩派的定位描述上:“为了使恩派
成为优秀的NPO 支持性组织,我们承诺将永不进入操作型公
益领域。”
八、 为退而进
我曾经和最大的社会福利机构之一旭川庄的掌门人,
社会福利界泰斗江草安彦有如下的对话:
“江草先生,您已八十高龄,但据说您经常思考的是
社会福利事业四十年以后的事情,请您预言一下你所创办的旭
川庄四十年以后是个什么样子?”
“我希望旭川庄 10 年以后就可以解散!”
他对此的解释是:企业是商业创新的主体,NPO 是社会
创新的主体。在社会领域,应是NPO 的局部创新试验在先,政
府出台普适性的社会政策在后。
旭川庄当年是为了填补在医疗和福利交叉领域的若
干服务空白而诞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它摸索出的经验已经
成为社福界公认的标准,并成为政府立法的基础,旭川庄
的使命接近完成,所以应该解散了。
“旭川庄解散了,您会去做什么呢?”
“我要去做新的社会创新,这是我的使命,一个 NPO 人
的使命。”
这是一段使我久久无法释然的对话……
什么是一个 NPO 的成功:是做大做强,还是使命达成?
什么是一个社会企业家的归宿:是百年老店,还是功成身退?
希望NPI 现在、将来的同事们,希望那些有志于在公益领域创
业的志同道合者们,我们一起来思考,一起去实践。
(写于2008年10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鹏博助学 ( 粤ICP备11082869号 )

GMT+8, 2024-11-21 18:25 , Processed in 0.0710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