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 发表于 2011-2-23 16:23:11

我的收藏-----电影票

广州市电影院的变迁,对于一个曾经的超级影迷的我来说最有资格诉说了,我看过的影片不仅记录了片名和观看时间,而且所用过的电影票全都保存完好,这么多年来看了超过一千多场,最多那年看了216场,后来在2003年还上过南方电视台专访。
      十多二十年前,广州有三十多家影剧院,而且生意都不错,但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大都已拆除和关闭,老影院现就剩市一宫(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市二宫、平安大戏院、永汉电影院等屈指可数的几家还在运作,现今其它十几家影院都是后来新建或重建的所谓的“影城”,票价从当时的八毛钱到现在的八十元钱一张,工资能翻一百倍多好啊。在一九九零年前后,当时的黄牛党炒电影票和现在春运炒火车票一样疯狂,那时还没有什么美国大片,每逢有好片子如《寡妇村》、《红高粱》、《黄河大侠》等的时候,黄牛们就会把电影票买断,原价八毛一元的炒到两元三元,一样被人抢光,在东山口的“农林礼堂”“东山电影院”一代钞票的都是那一帮人。
      在当时,广州的每一家电影院我都去过,除了一家例外,就是原芳村区陆居路的“芳村文化宫”,离家实在太远交通又不方便,始终没有去过,有点遗憾。有几家影院需要特别介绍讲解一下,位于越秀区东华西路的“东华影剧院”,在毛泽东时代被改名“延安影剧院”,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又改回“东华影剧院”,现已拆除。那个年代被改名还有“平安大戏院”改为“前进影剧院”;“海珠大戏院”改为“人民电影院”,后来都在九十年代被改回原名。最早关门的是“东山电影院”,好像在一九九二年时三楼机房着火后,大厅就不开了,靠楼下两个录像厅维持了几年,在两千年时整座影院拆除,至今还是个停车场。我光顾最多的就是东山口农林下路的“农林礼堂”,离家较近音响效果也比较好,当时中国最大的无缝银幕就在“农林礼堂”,尺寸不记得了,反正坐在前五排看完电影后脖子是不会动了,而且票价适中,在新千年初拆除后建了几十层的楼盘,两年前,在大厦的四楼新建了一个叫“火山湖“的电影城,一直没去过。在中山五路的“五月花电影城”,旧址是原来的“新华电影院”,在九十年代初,那里有当时中国最大的超宽银幕,不知从何时开始安装了环绕立体声音响,《黄河大侠》我是在那看得,相当的火爆相当的过瘾。位于北京路的“青年文化宫”,几年前拆除重建了现在的“青宫电影城”。位于海珠区洪德路的“河南电影院”后改建成“广州木偶剧院”。位于西关的“金声电影院”也逃不掉旧城改造的命运,就在去年听说市政府要拆除只留一面墙,就像澳门的“大三巴”。
      在八九十年代的电影院,除了传统的胶片电影外,还有播放港台国外录像带的录像投影厅,后来有了LD大碟,又设立的镭射影厅。那时还没有引进大片制度和版权问题,片源比较多,生意都比较好,曾经试过外面没有我没看过的影片。那时偶尔还会有部立体电影看,戴眼镜看的那种,在“华南影都”看过一次,可能是现在3D电影的前身。一九九五年以后,随着家庭VCD、DVD的普及,这些录像厅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改成了小型放映厅,再后来随着网络的普及,那些曾经辉煌火爆的电影院也没了客源,纷纷“营养不良”而“逝去”。
      还有几个老影院好多年都没去过了,在不在都不知道,像“长寿电影院”“美华电影院”等,还真有点怀念,由于市政的需要,多年前拆除了“解放”“新星”“新华”“中华”等电影院,由于科技时代的进步,被迫关门的电影院有“南关”“羊城”“光明”“西豪”“广州电影院”等影剧院,令我最想不通的是位于人民路和珠江交界的“广州电影院”,人流如此之旺,装修如此之豪华,音响如此之美妙,价格如此之低,我那么老远都时不时过来捧场,竟然没几个人来看,被迫关门,可惜可惜啊,记得有一次我特意赶来看某个片子,就我一个人买票竟不给我放映,恼啊,出来就打了315投诉电话,第二天回复说影院同意赔偿我两张免费电影票,何时来看都行,这还差不多。同样的情况,在天河城的“飞扬影城”我一个人包过一个大厅的早场,哈哈。
      进入两千年以后,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原因,已很少走进电影院了,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票价,近十年来,平均每年看不到十场电影,而且大都是去看“市一宫”的周日特价场,那些个所谓影城的半价都就相当于“市一宫”的全价,而且“市一宫”的大厅榕泉厅的效果绝不比它们差,难怪“市一宫”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翻开记录本,2010年竟然一场电影没看,就算轰动全球、打破世界票房纪录的《阿凡达》我还是在网上看的,每一个影迷都知道,那些能够给感观视觉带来无比刺激的大片,在影院看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家庭影院再好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效果。就电影票本身而言,在以前,每个电影院都有自己和别人与众不同的票版、票样,后来,都是电脑出票,每家影院的电影票都基本一样,已没有了那种新鲜感和收藏的冲动。
            2003年,广东南方电视台《城事特搜》节目要搜罗一些新奇特的节目,我就把我收藏的电影票给投了稿,没过几天,电视台记者就拿着摄影器材来我家做专访,一星期后就在电视节目里播出了,后来在西湖路还做了个户外颁奖节目,我的收藏被评为最受欢迎一等奖,并由香港明星曾华倩给我颁奖,还有三百元奖金和其他奖品等,很是高兴了一阵子。
               这里不说一下片名很是不爽,国内的文化人给进口片起名字实在是垃圾,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进口影片《蓝眼睛米奇》亏本了,第一部亏本的外国影片,我想,不亏才怪,看了片名就不想去看,没有半点吸引人的感觉,还是这部影片在香港翻译为《黑帮女婿》,看到片名就有一种想进影院的冲动,尼古拉凯奇主演的一部讲偷车的影片港译叫《急速60秒》,大陆翻译为《60秒快跑》,靠,能这样翻译真是一绝啊。这种情况太多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电影界竟然没人会起名。要知道一个醒目的片名是吸引影迷的先决条件,第一步都做不好,光想着票房有P用,我自己就碰过一次,一天经过影院门口看到一部《反托拉斯行动》的电影,没看介绍就买票去看了,只因片名吸引人,看了才知道是影射比尔盖茨商业垄断的的故事,球,还以为是什么惊险刺激的影片呢,这就是片名的魅力。
1

[ 本帖最后由 大兵 于 2011-2-23 17:22 编辑 ]

山寨牛牛 发表于 2011-2-25 14:55:39

这个2345很特别

[ 本帖最后由 山寨牛牛 于 2011-2-25 15:01 编辑 ]

依然善良 发表于 2011-2-24 13:46:52

很有意义的收藏,可以唤起很多美好的回忆!

彭水新场豆老师 发表于 2011-2-23 22:57:02

看上去是收藏电影票,实际上生活的体验和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演绎了你的人生!

天涯浪子 发表于 2011-2-23 22:55:02

不错,很有纪念意义-a12

草根 发表于 2011-2-23 21:55:54

宝贝啊!留好哦

深海 发表于 2011-2-23 20:46:31

非常难得的电影迷,生活的有心人。

精华鼓励!

8H

花非花 发表于 2011-2-23 19:58:10

8H 占个位慢慢看

北回归线 发表于 2011-2-23 17:15:56

真多啊,我最喜欢的一张电影票是87年上海啥啥啥剧院的(忘记了),因为那个电影票上居然有电影明星的照片,好漂亮,我珍藏了很久,但是后来不停地搬家又搬家,不知道哪里去了,遗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收藏-----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