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但凡都有个原意,也就是初衷。
比如修建学校,当时想也就是盖几间房子,那里的小孩们有个教室读书,改善一下他们的学习环境。这就是修建学校的原意,原意很简单,就是盖房子。
第一所修建好了,接下来第二所、第三所,随着数量的增多,参加的朋友也逐渐多起来了。在一次上海的聚会上,有几个朋友提出来:
a) 你们现在一所学校都是通过网友捐款,一百块、一百块地捐,这么搞太慢了,太吃力,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借点力,速度快点,做更多的事情。
b) 多做些宣传吧,现在你们这么做,很多人不知道,也不理解。要是宣传了,有更多的捐助了,就能帮更多的穷人了。
c) 考察一下当地有什么经济资源,开发出来,用那里的资源挣钱,再做助学,这样就长期了。比如在当地种植蘑菇;开发当地的工艺品拿出来卖;在当地养猪可以吗?
类似这样的建议很多,听后,我也只是笑了笑,那次聚会上,我简单回答:
a) 修建学校,一百块一百块地捐也好,慢,慢有慢的好,我也不想快。
b) 不想多宣传,宣传多了,固然能帮助更多的穷人,但那不是我的职责,我又不是牧师也不佛教人士,我也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很抱歉,我要先帮我自己。
c) 考察什么经济资源,什么工艺品,什么养殖业呀,那不是我们助学的本意。建学校和一对一资助是我们的初衷,很抱歉,除了这个,其他的我们不做。
今天刚收到在山区义教老师小蕾的电话,她说,那些到山区割松香的外来人呆不下去了,他们的工具全被当地人或偷或毁掉,血本无归,只好走了。半年前,小蕾回北京,和我商量一些助学的事情,她也提出要开发山区资源,搞买卖工艺品,割松香卖钱,然后再买文具给学生等等。当时我就劝她不要做,当地存在固有贫穷平衡链,有自然的制衡,如果你去强行打破这个平衡链,会给当地造成很多矛盾和纠纷。不要一味地用自己善良的想象去搞助学,想象力在山区并不合适,穷和落后甚至是愚昧是山区的现状,善良的想象遇到这些现状往往会受挫受阻。还有,如果是去教书的,就按照初衷好好教书就可以了,干吗割松香?要是割松香,那就不要教书了,一周20多节课,割松香跑一山头就要一两天,要想都兼顾到,都做得很好,那不现实。助学,目标一定要单纯,教书就是教书,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分内工作,不要为外来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原意和初衷。
刚刚看到一则《救生站的故事》(刘宇婷/编译),写得很好,与大家分享。
在一处船只经常失事的海岸,曾经有一个简陋的小救生站。虽然救生站只有一间茅草屋和一艘小船,几位尽忠职守的救生员却时刻都在瞭望大海。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意外发生,他们便会立即出海救援。后来,一些生还者以及附近的渔民都加入了救生站,全力支持这里的工作。于是,救生站购进了新船,训练了更多的救生员。
过了一段时间,一些成员对简陋的茅草屋和装备开始不满,于是他们修建了救生站,用床代替了折叠椅,又添置了一些家具。就这样,救生站成了成员们的聚会地点。他们把救生站布置得像个俱乐部,还经常举行娱乐活动。渐渐地,有兴趣出海执行救生任务的人越来越少了,最后他们不得不雇佣救生员来负责救生。救生的标志在这个“俱乐部”的装饰里处处体现,每当入会仪式举行时,他们还会象征性地在房间里摆上一艘救生船。
接下来的讨论中,成员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大部分成员想终止“俱乐部”的救生活动,他们认为这种讨厌的工作妨碍了“俱乐部”正常的社交生活。但有些成员坚持认为,救生是他们工作的目的,并指出,不要忘了“俱乐部”目前的名称仍然是“救生站”!然而,后者的意见最终被否决了。他们被告之,如果想救那些掉进水里的人,可以建新的救生站。没有商量的余地,最后一个新的救生站诞生了。
光阴流逝,多年后,这座新的救生站也经历了同样的演变,它发展成了俱乐部,而另一个新的救生站被迫“分裂出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事实上,它总是在不断地自我重复。今天,你如果来到这里,会发现一座座豪华的、挂着“救生站”牌子的俱乐部,会员们高谈阔论,忙着交友patty。而船只失事仍频繁发生,大多数人葬身大海……
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很多时候会忘了自己的原意和初衷。
以上转自http://www.doyouhike.net/forum/commonweal/2/262705,0,0,0.html信天谨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