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生活 发表于 2008-9-7 13:09:49

关于居住证的转贴

户口制度
相信国内每一个公民都很清楚,它代表着什么。我一个70年代后,正好就赶上国家分田到户的尾班车,家里多我一个人,就多了一份地。父亲于79年带着一个愿望,(相信很多于90年代初期从内地来深的人,可以体会那种心情。)游过了那片大海,到了对岸。多年以后,深圳火车站上多了一对母子,他们在那里等着从对岸归的来的亲人。
毕业后,由于农业户口的关系,我与全深圳所有国家事业单位绝缘,兴好深圳还有外资企业,通过面试后,成了一家外资企业的一名员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一起工作。

暂住证制度
暂住证,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陌生。对于它的了解来是来自当年我与老婆去公园拍拖时,给那些治安查暂住证的情况,及看着那些无证的外来人员,像罪犯一样给带走场景。对它有深一步的认识是来自孙志刚事件,这件事件将暂住证制度给废了,并带出了暂住证制度背后那个庞大的利益关系。

深圳居住证制度
当媒体报道深圳将会推行居住证制度,前段时期深圳曾大力宣传要向新加坡、香港等一流城市学习,再加上深圳现今推行企业产业升级带来经济之痛的关系,这使我猜想深圳推行居住证是否在走户口制度空子,进行一次民生改革,但自深圳居住证制度公布那天起,原来一切只是我个人美好的猜想。

居住证,深圳之痛!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保守诂计居住人口已超1000万大关,其中非深籍人口达70%以上。这部分人由于户口问题,他们只有付出,但没法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深圳现今公立的医院、学校、公安系统在篇民警人数等公共资源,都是按深圳户籍人数来配套。因此,民营医院、民营学校、在派出所工作的治安员,营运而生,并大行其道。
在以前全国经济一枝独秀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影响不太显著。但现今是全国遍地开花,深圳推行企业产业升级,全国各省各地每天有多少招商团跑来深圳抢企业?那个招商团看准的不是那些高新科技企业?广东佬话斋:东家唔打,打西家。劳工短缺早是深圳发展的一个硬伤。
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国人始终是中国人,对小孩的教育是每一个家庭重之重,君不见,现今小孩的读书压力有多大。深圳现今的教学质素,与内地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说难听点深圳与内地的教育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再加上高考必须回到户籍地参考这个不可超越的雷池,
深圳优势还有几何?深圳还有什么可以留下人们离开的脚步?可能在短期内问题还不太具体,随着内地某些城市经济慢慢发展起来,大批人员离开深圳(或珠三角)是可预见的,回到家乡工作必成为主口号。近年,长三角经济发展起飞及珠三角劳务工严重短缺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一个城市的活力就在于鱼龙混杂,三道九流。以深圳前段时间,环卫工买卖拾回来的身份证事件为例,如果不是媒体爆光,谁会知道环卫工的苦况?但深圳缺少这群一线的环卫工,深圳还是一个卫生美丽的城市吗?试想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取得中专以上学历的人,会去干环卫工这份工作吗?当所有所谓“低质素”人员离开了深圳,请问那些留下来所谓“高质素”的人员,会如现今那些环卫工那样拿得那么少,而干的那么多?现今在工厂生产一线,默默工作,天天加班,每月只拿1500元以下的打工仔、打工妹的工作,是否也可以由那些留下来的“高质素”人员来取代?
深圳居住证的出现,就是对持身份证人士的筛选,对原住民、对早期来深圳者、对有一定坚实基础的人,那是不错,是保存胜利果实,免得让他人分享,但是对于外来者呢,对于初涉江湖的人呢?那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
深圳的做法好像要将社会重新分门别类,设想很好。不过也意味着边防证和暂住证要重新以新的形式登场了,如果每个城市这样搞,身份证干脆就不要了。
据闻当年中央下令统一暂住证收费,深圳市某副市长为此上京申请特区特办,为的就是保证每年N元的收入。今次居住证的推行,普遍受到质疑,它是否在移花接木,是否变着法子谋钱财?人们有如此质疑,并不是事不有因。君不见,办理居住证时,所需的资料吗?要办全,不是需要跑好几个部门办回来的,那一个部门不需要收费?
特别需注意的是,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某发言人的一段发言:推行居住证主要目的是让有证的人更加方便,让没证的人寸步难行。如果一个人一直找不到工作,就应该离开深圳,因为没有正当收入来源,他在深圳的生活、安全等各方面都可能有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将来没有居住证,在深圳就属于一种非法滞留状态,要严格管理。 而事实对于没有办理居住证的处理方法一般都是以罚款而告终,这令很多来深建设者勾起以前暂住证制度下,种种可怕的记忆。孙志刚的牺牲,令共和国土地上一部严重影响民生的法规消失。居住证制度,是否在移花接木地令这部消失的法规再次横行于共和国的国土上?这是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们驱之不散的阴影,特别是那些亲身经历那段日子的人们。
深圳曾大力宣传,要重开新的血路,要向世界一流城市学习。世界上其它一流城市我都不太了解,但新加坡与香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有一种对外的包容性。深圳也曾被誉为是全国文化的大溶炉,在深圳能找来全国各地文化的痕迹,并很好的溶合在一起。广州的做法就比深圳更有包容性及实质性,它真接将医疗、社保、计生、上学等民生福利与暂住证关联在一起。
深圳需要再发展,再次高飞,再次到全国另一个新高点,我们的思想是否还需再开放一点?未来深圳面对的挑战,重点必是来全国各地经济掘起,而带来抢夺人才之战。深圳虽然有着各种各样优良条件,但深圳存在着九优一败的情况,这一败就是深圳的经营成本及生活成本过高,这在新一轮的通胀下,已越来越明显。
商人都是逐利的。当一个新环境适合它们生存并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的情况下,离开是必然的。试想,深圳当年是如何吸引香港的商家回来投资?港府当年就是太小观港商回内地设厂的问题,才会使香港如此的局面。如果说5年前,呙中校那篇网文,是提出一个预警。今天富士康计划将大部分生产线搬上内地,只留研究中心及总部在深圳,这已经是一记强大的警号。富士康如此举动,已意味着将有超过70%的员工将离开深圳。一个大集团,也有着离开深圳的想法,试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其它中小型企业会否搬离?
产业转移?腾笼换鸟?空巢引凤?这想法是否过于天真?香港如此一个城市,无论地理、政策等条件都属世界一流水平,但有多少工业商家回流投资?如果不是自由行的推行,香港的经济只会更差,香港现今设有那么多大集团的总部或分部,但对香港的经济带动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面对竞争,面对产业空心化,深圳与香港更不是一个层次,只因香港人对香港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及认同感。在深圳除了我们这些土著,还有几人对深圳有如此的一份认同感、归属感?当大环境有所改变时,留下来的还剩几人?

后话
很多外来打工者只看到我们深圳土著靠收取租金过着闲散的日子的一面,有的更想指着我们的鼻子说,你们只是靠特区土地红利来生存的一群寄生虫。这只因一个自特区成立后,一直存在的误传——深圳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深圳特区的前身并不是以前那条叫深圳的小渔村,而是由自秦朝建立,有着南粤文化的宝安县。假设深圳没有成立特区,相信我将是一个拿着香港身份证的香港居民,而不是一个深圳居民,相信很多年青的外来人员是不清楚,于特区建设初期(特别是1986年以前),发生了多少次大型的逃港事件?明白为什么深圳会设立两道边防关吗?这并不是你们想像的为建立特区而设,它们最主要的作用是阻拦人们的逃港行为。
以我父亲逃港那个时期为例,单罗湖那条河不知有多少失败者的冤魂,这也是为什么深圳于1997年香港回归时,会演练万人逃港的演习。
试问深圳的土著那户人家,在香港或海外没有亲戚?建国初期,我爷爷及一部分乡亲还是经常担着一些货物去到香港的九龙进行买卖。一直以来香港与深圳(以前的宝安县)都有着分不开的地缘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会将深圳定为特区的原由之一。
深圳能有今天的成绩,外来建设者的付出是无需争论。一个城市要有动力,离不开工业,工业要发展,离不开低廉的经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深圳在新一轮通胀带动下,企业的经营成本随之高胀,低层人员的生活日渐困难,什么才是压倒企业的那根稻草?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企业招不到足够劳务工进行生产时,那怕有再多的订单也是不够胆接下来。
原本居住证的实行,对于我来说是毫无关系。但每当我走在车间看着那些在生产一线的工人,思考着老板那个是走是留的问题,想着深圳往后的发展路向。希望多年后的深圳,不向出现香港现今的情况,深圳人全北上内地找工作。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08-9-7 23:22:47

深圳给了我们就业的机会,但我们也给深圳积累了不少财富,可深圳没有让我们有一点归宿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居住证的转贴